1. 主页 > 网络营销 >

融资频繁、新品牌兴起,速溶咖啡春天已来?

疫情当下,有不少人被“困”家中,外出就餐享用饮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这恰好给了速溶咖啡一个发展机会,并在疫情期间销量获得大幅度增长。

融资频繁、新品牌兴起,速溶咖啡春天已来?

很多人在谈到咖啡的时候,都会说起写字楼里流传着的这么一个鄙视链:

“喝浓缩美式的瞧不起喝摩卡拿铁的,喝现磨手冲的瞧不起喝袋装速溶的,而办公室茶水间的简陋咖啡机,只能留给‘社畜’最后一点清醒的尊严感。”

但这个鄙视链恐怕就要迎来新的排序——疫情期间,由于线下门店停止经营,曾经被嫌弃的速溶咖啡销量大幅增长,又回到了不少人咖啡消费的选择菜单中。

速溶咖啡,是通过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能够很快地溶化在热水中,而且在储运过程中占用的空间和体积更小,更耐储存。

融资频繁、新品牌兴起,速溶咖啡春天已来?

与全球市场相比,速溶咖啡在我国一直是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却始终活在咖啡爱好者鄙视链的低端——在中国速溶咖啡占据着84%的市场份额,现磨咖啡的市场份额仅约16%,远远低于全球范围内现磨咖啡在咖啡总消费量中超过87%的占比。

然而,在过去两年瑞幸等一众咖啡新零售品牌对市场的教育下,国内现磨咖啡的消费人群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速溶咖啡的市场份额。

不过,市场的变化总是出人意料:在线下咖啡新零售带动现磨咖啡快速增长的这个时间点上,疫情突然来袭,却给了速溶咖啡,尤其是新一代的精品速溶咖啡一个赢得咖啡爱好者的机会。

峰瑞资本就曾在文章中透露,他们所投资的速溶咖啡品牌三顿半在疫情期间销量大幅增长。

那么,速溶咖啡是否真的迎来了自己的机会窗口呢?

01 速溶咖啡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一般谈到咖啡的发展,不少人都会提到咖啡的三次发展浪潮——尤其是在所谓新零售咖啡被称为了将要开启“第四次咖啡发展浪潮”的今天。

咖啡的这前三次发展浪潮,实际上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主要讨论的是咖啡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分别指的是:

第一次咖啡浪潮(1940年-1960年):真空包装和速溶咖啡出现,咖啡得以速食化,爆发式增长并进入万千美国家庭——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品牌Foldgers、麦斯威尔等成为了市面上最畅销的品牌;

第二次咖啡浪潮(1966年-2000年代初):咖啡爱好者开始强调对咖啡的消费不仅仅局限于咖啡本身,而应该被扩展到喝咖啡的整体体验上——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倡导“咖啡体验”的星巴克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代表;

第三次咖啡浪潮(2003年至今):咖啡爱好者对咖啡的要求开始重新回归到咖啡产品本身,开始更强调产地、风味,甚至是细致到咖啡出产的农场而不仅仅是过去更为粗略的国家分类——这个期间,诸如Blue Bottle等以精品咖啡为标签的品牌开始备受追捧。

从这三次浪潮中细看不难发现,速溶咖啡实际上是第一次咖啡浪潮的典型代表。虽然在此后的两股咖啡浪潮中,速溶咖啡被贴上了“难喝”、“廉价”的标签,但速溶咖啡的便利性和大众性,仍然让它成为了新兴市场人群接触咖啡的第一切入口。

而要谈到速溶咖啡与中国市场的渊源,雀巢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品牌。

融资频繁、新品牌兴起,速溶咖啡春天已来?

上世纪80年代末,雀巢和麦斯威尔共同为速溶咖啡打开了中国市场。但由于自身的品牌战略失利,再加上母公司卡夫亨氏近几年问题连连,麦斯威尔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都大幅萎缩。

可以说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后,目前在国内速溶咖啡的市场上,已经基本上是雀巢一家独大的情况了——

市场调研机构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雀巢速溶咖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15年的67.6%提升到2018年的72.4%,而行业里的老二、老三,两者加起来,2018年总体市场份额尚不到10%。

雀巢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截止2018年,雀巢已经在中国建立了33个工厂,在中国销售产品的90%是在中国生产的,更是为了控制成本在国内力推了云南小豆咖啡这一本土品种。

另外,雀巢还在中国不断地收购巧克力、饮用水、调味品、奶制品等领域的品牌,通过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提升了自身的品牌认知及市场竞争力。

本文由摸索网(http://www.lnmosuo.com)发布,不代表摸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