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络营销 >

“干货”为什么不好用了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吐槽“听过许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而干货亦是如此,作用甚是微弱。那面对“假干货”,我们又该如何辨别呢?本文将为大家展开一系列的解答。

“干货”为什么不好用了呢?

这是一个笔者早就想写,但是迟迟不知道怎么下笔的选题,很多概念、模型在脑子里不断打破重组。

笔者自知才疏学浅,做不到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在本文中建立一个无懈可击的观点;但是在笔者想到一个逻辑后,便增加了抛砖引玉的勇气——如果说明一个问题,需要引入太多的事情佐证,那么不但会因为认知成本的增加影响传达效果,还会接连抛出更多的问题使原本的问题更加复杂。

所以笔者确定了本文的主旨,我们主要盘逻辑,不延伸到哲学;在有限的角度内尝试传达好最普世的信息。

本文讲什么:“干货不好用”这个现象的逻辑分析,对待干货的态度

本文不讲什么:干货的定义,如何识别干货,如何找到干货,如何用好干货

一、干货本来就不好用

“干货”和“好用”的定义和标准都是相对的,这里不展开讨论。也有很多人总结过干货的类型、如何识别伪干货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形成逻辑闭环;本文中也不再赘述,这不影响笔者论述和读者理解下面的观点。

如果有“干货为什么不好用”这种疑问,那么前置条件是默认干货通常来说是好用的,为什么笔者说干货本来就不好用,因为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1. 用好干货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NBA刚刚引入中国时,央视在体育频道晚间档播放NBA的集锦。

那个时候坊间传言,美国有一个超高水准的篮球联赛,比赛里每个球都会投进。只看过NBA集锦的观众对于NBA的印象流,就像那些希望通过干货快速获得一些能力的人对于干货的认知。

而经常看比赛的球迷就会知道,比赛中投篮命中率超过50%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得分点,三分命中率在40%左右的我们称其为神射手,“180俱乐部”(投篮、三分、罚球命中率分别为50%-40%-90%),更是凤毛麟角。

就算我们不去深入研究里面的科学道理(比赛时身体对抗激烈导致疲劳和肌肉僵硬、对手的防守策略和能力、客场球迷干扰导致的心理因素等等),在看过一定数量的比赛后,也会对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形成一个大致的常识,不会因为命中率不是100%就觉得球员能力不行。

而干货的内容就像集锦,把干货拿到具体的场景应用时像上了赛场。你遇到的问题和集锦中的不一样,如果你本身没有对干货涉及到的系统知识融汇贯通,只想着一板一眼的按照干货去执行,那么没有用好干货便是常态。

就算是刷机教程,事先匹配好了版本和型号,每一步都有说明和截图;还是会有很多人操作到中途被卡住,不得不搜索更多教程或者新出现的问题。

通常使用干货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

你看到一篇《3分钟掌握XXX》/《XXX看这篇就够了》,XXX是你了解不多并且觉得对你有用的技能/知识/理论,在你读完之后觉得还不错,于是在读完时间还没长到让你忘记这篇内容之前,你决定实践一次。第一次实践失败了以后,基本你就会放弃这个“干货”,得出不好用的结论,不会再进行多次尝试感受到“概率”。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这种谬论和自媒体吸引你点击阅读的修辞手法,通过满足高效便捷获取知识(事实上是“走到捷径,不劳而获”)的需求唤醒了人们“自我实现”的意识。

看上去门槛很低,其实山在门里面。

2. 影响概率的因素

“干货”为什么不好用了呢?

接下来我会言简意赅,呈现一些尽量客观的事实或现象。一方面信息密度有些大,我不想再填充毫无意义的正确的废话;另一方面希望可以引发你的独立思考,自己去获取更多的一手信息。

(1)传达效果

1)干货的真伪

这里介绍包装成干货的两种情况:

水货:洋洋洒洒的篇幅,翻来覆去的废话。不考虑读者需要的,自顾自说了一堆大道理。只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却无法告诉你怎么做。

私货:确实存在或者让你觉得存在一些公认的事实和道理,但是核心观点是从自己主观的角度出发,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观点,让你去扫文末的课程链接,让你去他的公众号回复关键字。

读者的判断能力和文章的叙述技巧,让不同的人对同一篇内容有不同的定义。这些伪干货被一些人当做真干货去使用,自然拉低了好用的概率。

2)知识的诅咒

本文由摸索网(http://www.lnmosuo.com)发布,不代表摸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