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创业干货 >

AIOT下“智慧家庭”的入口比拼,是百花齐放还是一枝独秀?

物联网是目前任何行业都绕不开的话题,其应用基本涉及到任何可以想象的场景。

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家居领域是重中之重,智能家居中物联网硬件入口的竞争目前处于白热化阶段。不仅硬件设备制造商相互牵制,主要互联网企业也在为战争做准备。目前该领域集结的一线团队有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小米、JD.COM、亚马逊、苹果等。

政权,胜者为王。

之所以有这么多玩家聚集在IoT入口,是因为现在还没有真正的“王者”,大家都想在这里称王。

从硬件终端来看,主要分为四类:手机、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和路由器。当然也有像智能电视、智能门锁等产品。它们一直声称自己将成为智能家居的物联网入口。但显然,与四大类产品相比,它们有太多的“先天不足”,基本上输在了起跑线上。

至于为什么家庭互联网门户的竞争落在这四类产品上,那是因为他们各有所长。

1.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被认为是消费级物联网最有利的入口。与其他三类产品相比,智能手机在应用数量、产品体验、便捷性、用户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所以对于控制智能手机产品的玩家来说有很大的优势。在物联网的入口争议下,智能手机主要可以实现两个功能:

第一,作为控制终端,以华为为例,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遵循全格式布局策略,从芯片到系统再到平台,最后加上硬件,为华为搭建了一个完美的通道,智能手机成为最好的控制终端。

第二,作为一个流量入口,你不能既有蛋糕又吃。既然没有全局控制的能力,那就先简单的完成流量导入。与小米类似,是通过其手机产品实现引流,高举“性价比”大旗,让产品“去深”和“用”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物联网价值。

2.智能扬声器。

智能音箱可以说是继智能手机之后最受欢迎的家庭物联网场景入口,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智能手机更有优势。虽然智能手机中有很多交互模式,但用户还是倾向于使用手势或手写交互。由于大多数智能音箱没有其他交互模式,用户养成了使用语音交互的习惯,语音交互绝对是最适合家庭物联网场景的交互模式。此外,智能音箱的销量也在逐年增长,说明市场接受度日益提升。

因此,智能音箱成为家庭物联网入口的热门候选。例如,BAT正在与它的智能扬声器产品在硬件上竞争进入。例如,百度在智能音箱的推广上不遗余力。李彦宏几次亲自站在平台上推销产品,售价一度降到“299”。去年春晚,10万台豪迈送出,希望智能音箱带来流量和操控的双丰收。比如上面提到的小米用手机放水,智能音箱是他们在IoT入口下真正的战略核心。

还有最近进入的360,在智能手机市场基本没有取得任何成绩,于是开始掉转枪头,瞄准智能音箱,希望入口端的竞争能被智能音箱赢回来,但最终的结果甚至会以失望告终。

3.可穿戴设备。

将可穿戴设备作为家庭物联网入口的思路符合应用场景,问题也比较突出。虽然智能音箱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但已经远远领先于可穿戴设备。虽然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衣服等产品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外,还有智能手机作为动态场景的直接竞争对手,智能音箱作为静态场景的直接竞争对手,使得可穿戴设备难以突破。

市场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消费者报告》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跟踪了几百个智能用户,一年后90%的用户都放弃了。虽然可穿戴设备整体销量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其实做一个厂商并不容易。耐克和摩托罗拉很早就放弃了这一领域的业务。今年3月,微软宣布将在5月底彻底放弃相关业务。

4.路由器。

至于路由器,被认为是竞争产品之一,因为路由器可以看作是物联网场景的底层硬件,在整体数据控制和上电时间上具有优势。

然而,路由器的梦想一度破灭。比如苹果停止生产AirPort和Time Capsule路由器,小米曾经在这一领域缴械。只有当谷歌、亚马逊等国外玩家的战略模式逐渐清晰,他们才重新回到自己的视野。

如果手机和智能音箱业务被360用来测试深度,那么路由器一定是他们的杀手锏。近日,360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家庭网络的安全功能,使得家庭物联网下的安全定位成为360在入口之争中最大的法宝。

然而,路由器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最明显的是消费者意识。消费者会愿意换路由器吗?二是控制问题,即家电协议难以统一,缺乏完整的交互方式是路由器想解决却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全品类策略下,都是赌博。

由于市场不确定,标准在未来,玩家基本采用全品类策略。

来源:智能相对论整理。

/>   
  由上表可见,这些一线玩家们除BAT没在智能手机端发力之外,其他玩家基本都是四线齐下,苹果本也涉足了路由器产品,在1年前宣布退出。
  
  说明厂商们一样没谱,不知道最终的家庭物联网场景入口会落到哪里,那么干脆就都做。
  
  另外,全品类布局也是各家在增加自身的生态切面,增加用户粘性。其中做得最为彻底的当属小米,小米以手机引流,以音箱做支撑,产品品类已经铺到了整个家庭环境,例如扫地机器人、电饭锅、空气净化器,甚至小到开瓶器、电灯、插座等等产品,当小米的产品占领你的生活空间时,这场入口之争就已经结束了,因为你还有其他选择吗?
  
  小米之外再就是华为,华为虽然也是在走全品类,但他与小米的方式却不相同。华为的IoT战略是从入口、连接、生态来构件产品矩阵,并且涵盖了云、边、端、芯四层架构,特别是5G来临,华为手握5G芯片相当于掌握了生杀大权。在硬件端华为也没落下,“华为智选”基本包含了如今最受关注的智能家居产品。
  
  这就是手机玩家们在Iot时代所具备的天然优势,它可以肆无忌惮的向其它领域扩张,但是像BAT等企业却很难进入手机领域。
  
  虽然近日有消息爆出,腾讯欲进军智能手机市场,但根据消息来看,腾讯做手机是倾向于游戏性的,也有分析认为在手机领域腾讯也不会深入太多,大概率会是以合作贴牌的方式,并不会自主做研发,因为智能手机产品相比其它智能产品在技术、资金上的壁垒都要高太多。
  
  玩家们纷纷采取全品类策略部分原因是形式所需,也有部分原因是形式所迫。
  
  在家庭IoT入口一开始很多企业都是以单品路线为主导,但慢慢发现单品模式在面对市场覆盖、场景需求及生态打造等各方面十分乏力,并且单品市场太容易被颠覆。于是在一部分企业开始全品类战略之后,剩下不死心的企业也被赶鸭子上架必须跟上,不然就没得玩。当然这也是基于市场未定,所以才使大部分玩家有了放手一搏的勇气。
  
  虽说全品类的战略布局既是在赌,但确实也是未来发展的最佳模式。
  
  IoT离不开设备到设备的互联,也离不开端到端的互通,虽然开放式的产品架构是现在行业所鼓吹的趋势,但要是我自己就能将整个场景打通盘活我又何必做开放?
  
  所以这就需要自己具备完整的产品生态做支撑,全品类的模式就是在打基础。
  
  小结
  
  家庭物联网入口的最终结局,还是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当然也离不开厂商们的精心培育。开放类玩法也好,自足生态布局也好,都将成为可能。而硬件入口也或许不会是以单一形式呈现,多线操作或成为最终结果。
  
  【完】
  
  智能相对论: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本文由摸索网(https://www.lnmosuo.com)发布,不代表摸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