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创业干货 >

初创公司如何进行第一次PR

土匪变成了企业家社区,现在有100多个企业家,挺有意思的。回复“成长群”,申请加入土匪个人微信tufei2049。欢迎各种交流。

大家都在说PR,但是大家都明白PR估计是不一样的。

最近有个创业的朋友过来跟土匪聊天,很认真的问有没有熟悉的记者,能不能写一篇软文?说想做公关。

我很好奇。这家伙对公关漠不关心。为什么他突然对公关感兴趣?他解释说,因为隔壁老王公关做得好,他在氪金和* Sniff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己公司的文章,吸引了各种风险投资公司蜂拥而至,并签署了两份Termsheet(投资意向协议)。老赵也在公众账号上发了CEO告白什么的,生意好了起来。

原来他们把写软文等同于做公关,然后把做公关当成做生意的灵丹妙药,希望公关能一次解决千般烦恼。我心想。

PR这个词是企业家们听到的,但是印象比较模糊。但是公关到底是什么?

在中外百科网站上查阅PR的定义,可以看到PR是公关的英文缩写,主要有以下功能:塑造形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口碑;收集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保障;化解企业信任危机的纠纷调解。公关是一门内求统一、外求发展的管理科学和艺术,可以通过有计划、积极的实施发挥作用。

估计大家都有点晕。用人类的语言来说,PR就是让外界了解你的公司,可以是行业,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投资人。因此,公关非常重要,让业务利益相关者、用户和投资者能够以产品之外的另一种方式与之接触。

的确,很多小公司公关做得不错,一夜之间席卷了朋友圈,获得了一些投资人和很多用户的关注等。比如罗永浩,太强硬了,不好解释;UBER特别能做事的人;草根有“只活1%的了不起的安妮”,名单不胜枚举。

初创公司的公关游戏。

当然,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无论是国内公司还是国外公司,都越来越重视公关,不仅仅是公关的内容,还有公关的形式。所以,对于那些希望找个记者,想办法只靠发软文做公关的人来说,未免有些异想天开。

创业的朋友可能要问,公司还处于入不敷出的初级阶段,而且公关这么复杂,我也想做公关,但是如果没有预算怎么办?

土匪也不是公关专业。根据经验,总结以下适合创业公司的玩法,仅供参考(如有各种问题,概不负责):

社交媒体上的声音。

即使企业家没有马云有钱,也买得起第一财经和21世纪传媒,但他们可以在微博上拥有和第一财经和21世纪传媒一样多的粉丝,通过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等社交媒体传播信息。详见张向东离开九邦数码启动700Bike时出具的公开信—— 《我不想白白爱过自行车》。

与个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脸书相比,公司有微信订阅号、微博认证号、头条号。如果使用得当,就像经营一家报纸,经营一家只发布自己公司新闻的自媒体。饥不择食的公关副总裁郭广东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特别是有了微信订阅号,公司声明可以自行发布,无需依赖其他媒体。”。

科技媒体访谈。

这些连接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科技媒体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包括《新经济100人》《铅笔路》,聚焦以视频、内容形式报道创业公司的平台;以及“极客公园”“钛媒体”“虎嗅”“平西”“艺鸥网”等融合内容创新活动的媒体机构。

当然,在接触这些科技媒体之前,初创企业应该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样的故事。“我是行业内第一个表达的人吗?我的表达和别人有什么颠覆性的区别吗?更重要的是,我将如何实现它?”强调技术优势或创始团队的背景,寻找科技媒体的行业通讯员,真诚的介绍

不要忽视同行资源。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包容开放的,所以拥抱公关总比单干好。反正大家都没钱,总有可能通过置换资源来进行联合推广。据我所知,很多创业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都会拉拢1-3家其他公司作为合作机构,各有所长,各有需求。比如合作机构之一的企业A为微信提供互动支持,合作机构之一的企业B提供直播技术支持,从而达到一个事件三次曝光的目的。

使用“项目路演”进行公关。

从长远来看,企业过于强调自己的“创业”,但仍需要树立“专家”的角色形象。所以他们选择小范围的讨论行业,分享自己的商业模式来阐述自己对行业的看法,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公关策略。

各种有趣的活动。

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新产品发布会、公众开放日、线上沟通会、线下体验日等。每一项活动都是为了确定一个沟通诉求点,这个点是经过精心策划和严密运作的。最重要的是要善解人意,这和国外常说的差不多,因为公关活动不是拍电影,所以不能再造。每一次直播,大众的粗心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传播。

重要的PR规划
  
  上面这些可以说是PR的玩法和方式,创业公司除了要知道去哪里PR之外,还得认真做下PR的计划和规划,如果没有专门的PR人员或者专业的人来指导,那CEO或者COO就得自己上了。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PR的时间点
  
  比如产品上线、获得新一轮融资、组织了个大活动、招募了业界大牛、收购并购案完成等有纪念意义的业绩里程碑,或者对业绩有深远影响的运营动作。
  
  PR的内容
  
  主要针对时间点,“产品上线”肯定是产品的内容、创新点介绍、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使用等。
  
  “获得新一轮融资”一般都会提及领投方、跟投方、融资金额,以及融资资金的用途等。
  
  “组织了大活动”适合谈谈活动表达的主题、活动参与方、活动过程中的亮点、活动达成的意义等。
  
  “招募了业界大牛”需要谈谈大牛的背景;他/她先前做过的大项目;加入公司后将负责哪一块;给公司注入的活力等。
  
  “收购并购案完成”需要提及收购并购完成的时间点;发起及至完成的过程;对收购对象或者被收购对象产生的意义;其他关联方受到的影响;新公司未来的打算等。
  
  PR的对象
  
  主要还是分对同行业、对用户、对媒体、对投资人、对政府等。
  
  PR的结果追踪
  
  PR还是需要追踪一下效果的,尤其在初创阶段对PR的经费并不是非常充足的情况下,需要更仔细去复盘,推敲PR形式、内容、时间点、渠道是否合适,能否做得更好。
  
  例如接受了一次核心媒体采访后,通过舆论监测工具收集有其他多少家媒体也转发了这篇稿子。如果数据不高则需要反思是否是找的媒体不对口,还是文章题目、表达的意思不够吸引人;做了一次线下活动后,对接来自市场部的销售数据,如果转化率不高则可以反思活动形式和主题是否有偏差。
  
  PR过程中don’t do
  
  最后和大家说下PR过程中哪些不应该做的。这块36氪合伙人王壮总结得不错,借用一下:
  
  1.不要一上来就问要给多少钱。不要提软文。以为媒体就是花钱办事的。 2.不要弄错对方媒体名字,不要弄错人家记者名字。 3.不要拿对方老板压对方。说跟你们领导什么的都说过了。 4.和媒体沟通具体事的时间不要太长,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4.尽量不要给媒体特别虚的公关稿。可以给全面详细的资料。 5.不要请PR和媒体打交道,如果你不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 6.不要反复的纠缠,特别纠结发不发稿这个事。一个好的沟通才有用。 7.不要指责媒体。经验不足的创业者最倾向做出攻击媒体的反应。说某人不喜欢你,说的不是事实,有所误会或者存在偏见是很简单的处理方式,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是了事实。但我们的任务是扭转形势,而不是朝着媒体开枪。好的危机公关应该努力和媒体去建立更深的关系,进行一些私下的交谈让他们改变看法,寻找其他的媒体口径来叙述你的版本的故事。要知道你的正面舆论要点在哪里,而不是去和媒体吵架。那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
  
  创业不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R是把双刃剑,也希望大家认真对待PR这件事情。

本文由摸索网(https://www.lnmosuo.com)发布,不代表摸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