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创业干货 >

危”“机”并存的本土工业机器人行业,企业该如何突围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将原本处于幕后的制造业推向了舞台。在政策导向、资本助推和市场快速崛起下,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实现了快速增长。然而,机遇背后隐藏着焦虑。国产核心零部件在性能和寿命上与国外厂商还有较大差距,国产工业机器人只能在低端市场开花结果。本体和零部件供应商进入相爱相杀的模式会对产业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热钱的涌入对行业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在未来三到五年的关键时期,整个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将何去何从?

面对前述困惑,北极光创投近日举办了点亮2018“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焦虑与突破”闭门研讨会,邀请40余位从业者就行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机器人行业细分领域负责人悉数到场,分享对行业的观察与见解。

活动现场,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鹤、工业机器人总经理、Kanop创始人李、谐波创始人Jason分别从产业投资、机器人本体、零部件等角度做了主题演讲。

北极光创业伙伴黄河。

黄河认为,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主要是一般行业的“长尾市场”。面对“长尾客户”的特点,本体厂商应该为机器人提供高性价比、易部署、本体技术集成优化、标准化爆炸模型和良好的可用性。低价策略虽然对早期进入有效,但低价并不是万能药,也不是本体厂商的理性选择。本体厂商要积极寻求蓝海应用市场,提升产品性能,给零部件厂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迭代产品。在当前低价策略的压迫下,本体厂商和零部件厂商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在这个阶段,他们应该各有分工,提高各自的产品性能,时机成熟时,他们可以做产业整合。同时,为了区分蓝海应用市场,机器人应该朝着更智能、更易用的方向发展。传感器使能机器人是最强大的武器,机器视觉首当其冲,这是中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广阔道路。目前,资本是工业机器人行业最不可控的因素。大量不熟悉制造业的资本会追捧“线上名人”公司,这对公司和行业都会造成相当大的伤害。更多行业内的优质公司要主动熟悉和了解资本,充分利用资本加速自身发展。

樊棋工业机器人周伟总经理。

在周伟看来,机器人本体厂商掌握核心部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子行业,贴近客户,增加客户对本体厂商的信任和认可。樊棋尝试过做各种零件,包括减速器和控制器,也做过集成,但现在樊棋明确表示是本体公司,樊棋自己研发了激光焊缝跟踪、鞋底涂胶机器视觉等机器人。周伟认为,行业的艰辛终将过去,补贴和资本的热度将逐渐降低,行业将走向服务好客户、以利润为导向的良性状态。

弗莱谐波创始人杰森。

作为零部件厂商的从业者,杰森表示,大环境必然会越来越差。各种减速机厂家交货时间越来越短,库存越来越多,非标定制越来越多,但大订单没那么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弗莱来说,主要是从质量、价格、成本、服务、合作伙伴五个维度提升竞争力。

Canopu创始人李。

李认为,了解用户习惯、稳定易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网络是Kanop多年来开拓市场的经验。

闭门会议的后半段,围绕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困局与失败,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鹤、工业机器人总经理、Nabtesk中国区销售负责人、捷卡联合创始人王家鹏、图灵机器人创始人进行了激烈的观点碰撞。

如何看待机器人行业的低价问题?

周伟:价格战本身没问题,只要能用就行。设备不是消耗品,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不能一下子就卖掉。

宋杰: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无关。它贵是有原因的,但它便宜也是有原因的。更多时候是看性价比,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王家鹏:低价策略本质上是成本竞争,有底线。主要因素不在于硬件成本,而在于智能成本。智力成本不断上升,今年的智力成本比去年高了一个台阶。我相信,随着几家赚钱的公司不断挖人,这种成本持续上升,会加剧整个行业的洗牌。这是行业最黑暗的时刻吗?我不这么认为。浑水摸鱼就好,有竞争力的企业终于可以生存了。第一个低价产品必须是可用的,第二个低价产品必须是盈利的。没有利润,不会长久。

本体和部分进入了相爱相杀的竞争局面。你预测什么样的结局?

周伟:为什么机器人行业应该是本体?他一定是一直买不到满意的零件,可能在价格、质量或其他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如果你能做出比他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他自然不会做。零部件厂商不应该害怕机器人厂商制造零部件,只要能耐得住寂寞,做出好东西,自然会有竞争力。

宋杰:主机制造商能否拥有核心部件,关系到你的能力在哪里,你是否清楚地知道你的能力在哪里是边缘的。你不能因为本能的冲动而想做任何事情。在技术领域肯定有点危险。

  
  王家鹏:本体厂商拥有部分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个是大势所趋,挡是挡不住的。不管是本体往上游发展,还是现有上游往本体发展,最终的形态是,既有本体也有一部分的应用集成业务,还会有自己的核心零部件技术。这样上下游全打通了之后,最起码能够做到很快去响应客户的需求。从效率上来说,这是个必然的趋势。到底谁会搏出位,那就看各自的实力了。
  
  许建平:一家机器人公司本质上是一家软件型的公司,是靠软件的,就像ABB也好,发那科也好,这些伟大的机器人公司没有一家造减速器。你的团队背景、企业基因注定了你没有这个能力干减速器。核心零部件分几大块,我觉得机器人厂家一定要造比如说控制器、伺服驱动这样的零部件,有些产品的兼容性是问题,这就要求你要自己造。
  
  结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和《中国智能制造绿皮书(2017)》的发表,工业机器人这个一直不被资本所重视的行业也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13.8万台,同比增长达58.62%,中国市场销量已超过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然而,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密度目标为150台/万人,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此背景下,投资人、从业者高效的讨论,将推动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快速、良性的发展。在接下来的几周,我们还将以白皮书的形式,分享北极光近十年来对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观察和思考,敬请期待。

本文由摸索网(https://www.lnmosuo.com)发布,不代表摸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