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创业干货 >

对创业者来说,微信小程序的商业化机会究竟在哪里?

微信小程序自11月初开放公测以来,参与内部测试和公测的小程序团队完成产品开发的消息接连传来。18日晚,张小龙微信朋友圈曝光了一张“爆款”安卓机的照片,上面全是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公开课后,二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了自选小程序开发者作为小程序的标杆,他们是腾讯首批进入微信小程序内测的五支队伍之一。

对于创业者来说,小程序商业化的机会在哪里?

在用户体验方面,小程序真的能和原生应用相媲美吗?

当我们讨论小程序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终极问题:小程序能否实现与原生应用程序相同的“用户体验”?

的确,人们很难相信300KB的APPlet在体验上和300MB的原生app是一样的,就像你买了一部300元的手机,你到处跟人说和iPhone7的体验是一样的。真的很难相信你没有患上“妄想症”。

这个比喻的问题在于,虽然小程序和Native APP都可以称为“移动应用”,但从开发框架和开发语言的技术层面来看,应该是两个不同品类的产品,就像烟台苹果和乔布斯的苹果。

事实上,当微信官方宣称小程序可以实现与Native相同的体验时,我就提出了质疑。毕竟,H5早年“坠楼身亡”的经验教训至今历历在目。直到真正看到自选股票小程序,我之前的问题瞬间消失。从动手操作的体验来看,自主选择的applet非常惊艳,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510KB的APPlet,哪一个是67.4MB迭代到5.2版本的原生app。

虽然自选小程序团队一直在强调,他们并不是完全把APP产品搬到小程序上,而是一个基于微信系统的小程序,这是一个小而美的产品,研究报告、投资评级、机构评级、公司财务报告等功能还没有完全实现,只关注股东的核心需求。比如手表和手表的需求,如果用户设置了股价提醒,他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这只股票的股价变化。同时,结合微信的社交属性,用户在与微信好友聊天时,可以通过自选小程序了解当前的股市行情,更加轻巧便捷。

同样,股票业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当市场打开时,股票可能每秒都在变化,这需要股票的动态显示。在演示自选股票applet时,它具有动画的能力(微信APPlet已经支持了整个CSS3的动画),可以支持股票变化的动态显示,让投资者更直观地看到股票的变化,这是Native stock app中所有人都无法实现的。所以,当张小龙看到有动画能力的演示时,还是挺满意的。

根据腾讯参与小程序测试的技术,在9月22日正式公布“小程序”之前,这件事在腾讯统一叫web,而在外界更多的叫“应用号”(当然不能叫应用号的主要是苹果的抵触)。什么是网络?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混搭”开发方法或一个具有Native功能的Web应用程序框架。既不是纯Web开发,也不是iOS或安卓开发。它是混合的。虽然它像Web一样更轻,但它也像Native应用程序开发一样更注重用户体验本身。

众所周知,过度闪电是H5科技从未成长起来的致命弱点。几年来Web开发的血泪史告诉我们,温和的Web应用没有未来。因此,微信的每一步都在逐步完善其在Web领域的布局,从完全封锁微信内的H5游戏,到全面升级微信浏览器到X5 Blink内核,再到主要推送Web小程序,即将推出的微信小程序可以实现比我们想象中更高层次的用户体验。

反复刷屏后,小程序的商业化机会在哪里?

在思考微信小程序会给移动互联网商业化生态带来哪些变化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针对创业者,二是针对从业者。

对于创业者来说,小程序非常有可能给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效率和体验带来颠覆,让低成本的试错成为可能,改变移动产品的应用场景和推广方式。

效率方面,微信Web框架下的小程序产品开发速度远快于原生应用(甚至比纯H5更快),跨平台适应性更高,开发成本更低。以腾讯的自选小程序为例。今年7月29日,腾讯决定将全国各大业务部门的5个团队调至微信进行小程序内部测试。自选小程序代表腾讯OMG事业部从北京飞到广州组装。8月1日,自选小程序正式进入开发阶段,8月5日,首个演示完成。这个版本的自选股票小程序演示由一个三人团队(产品经理poppy Xu Pianpian、前端开发工程师肖克张坤、后端工程师宋京凯)在5天内开发完成。需要知道的是,这类类似于自选股的股票的应用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是非常繁重和复杂的。

亲自参与的前端工程师肖克表示,在小程序的框架下,产品的开发速度要比原生应用和纯Web快很多,自选股第一次演示的实际开发时间只有两天半左右,因为前两天一直在用微信Web(也就是小程序)的框架去适应和学习,这是一条弯路。

发展速度的加快必然带来发展。

本的降低,效率因此获得提高。所以,对创业者来说,小程序或许会是投身于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最好选择,当对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并不十分确定的情况下,它让快速、低成本的试错成为可能。
  
  关于体验,文章第一部分已有了很多阐述,此处再补充两点,小程序将会对现有的移动产品的应用场景和推广方式带来巨大改变。
  
  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目前拥有8.46亿的月活,且用户范围极广泛,用户黏性极高。对于三四线市场,或者中老年的用户群体来说,手机的内存空间仍然是一个痛点。对存储空间要求足够“小”的小程序必然会让移动产品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很多应用将因此更加顺畅的打入上述群体。
  
  说到应用场景,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逻辑:微信思维。首先订阅号和服务号的经验告诉我们,微信是一个非常open的平台,它是很愿意作为一个入口,让开发者和创业者进入他的生态里一起玩的。而且微信整个团队的迭代速度非常快,web+包括小程序的框架会越来越完善,只要把SDK做得足够好,那么小程序能够支持的工作便会越来越多,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此外,小程序会让“公众号+APP”的移动产品推广方式发生改变。最典型的场景比如在O2O产品的线下推广中,之前提供免费WIFI热点,以优惠刺激扫码下载APP的形式一定会被既能做到用户留存,又能保证用户体验的“扫码添加小程序”所替代,这对低频次的O2O产品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对从业者来说,小程序确确实实的拓展了Web技术的商业化边界,让Web不再只局限于营销页面和小游戏。
  
  可能并没有太多人知道,滴滴打车、今日头条这样很炫酷的移动产品其实是用H5做的。既然相对复杂的产品都能够通过Web技术来实现,那么更简单产品又有何不可?对简单的移动产品来说,还有一种可能性,直接在小程序生成平台去做。在生平台的模板体系下,通过简单的拖拽,用户就做出一个小程序应用。我看到过一些这类平台生成的应用,像商城类,资讯类的产品,使用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其实完全可以参考服务号、订阅号的经验,像一些为服务号做模板的团队,提供一键生成服务号应用的能力,他们就活的很好,小程序的速生平台很可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另一点,在小程序出来之后,前端不仅能够使用Web端的这种能力,而且能够拿到更多Native的能力。那么,在微信能够提供优秀的底层框架的基础之上,只要是在微信小程序的框架体系内,我们完全可以尽情去畅想,把一个Web产品他就当成是一个原生应用你去开发,这时前端开发人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Web的小程序给前端开发从配角成为主角提供了可能性,市场上已经有公司在重金招聘小程序开发人员。未来,会不会有一些公司出现小程序开发这样一个专门的岗位?真的很有可能。
  
  对抗or共赢,苹果究竟会不会成为小程序未来的阻力?
  
  换句话说,苹果官方会不会让小程序版本的微信上架?其实,微信在搭建好Web+框架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并不确定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在Apple Store上架,当时存在很大的风险:苹果可能不会通过这个小程序版本的微信。
  
  所以腾讯派出一组人拿着开发好的小程序去跟苹果爸爸谈判,如果他们不能取得苹果官方的认可,小程序的未来便蒙上一层阴影,这个情况跟像几年之前微信和电信运营商的关系非常相似。当时,关于中国移动要封杀微信之类的传言甚嚣尘上,但到后来微信和中国移动在流量上找到了合作点,即运营商在短信上的业务量下去了,但流量收入猛增。
  
  在与苹果官方的谈判过程中,微信团队拿给对方演示的小程序实例就是前文提到的自选股。微信方面的态度其实非常明确:我们现在小程序能做成什么样子,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能力,就算我们再提供任何的一个能力,我们其实也不会脱离苹果的体系,我们应该怎样合作。
  
  最后我们能够看到的结论是:“应用号”的名称被苹果卡住,改名小程序。关于微信和苹果之间具体是怎么谈的,微信向苹果许诺了什么,达成了什么具体协议,这个谁也不知道,大家都还在猜测,即便是腾讯自选股小程序的开发团队也没有参与其中,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微信和苹果已经达成了初步的一致,小程序安全上垒。

本文由摸索网(https://www.lnmosuo.com)发布,不代表摸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