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络营销 >

任务体系设计要点:既让用户玩起来、平台也不亏本

本文以如何设计一款对用户、平台都友好的任务体系为主题,并从以下内容进行展开:任务体系与用户激励体系、用户成长体系的概念和关系,设计任务体系的要点技巧,任务体系的前后端配合,任务体系的分析方法和优化方案。

任务体系设计要点:既让用户玩起来、平台也不亏本

打开你手机里面各种各样的app,你会发现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可以夸张地说是90%,都会有的一个模块(体系):任务。

现在基本每个人的手机里面,几乎都装着上百个app。除了生活离不开的“微信”和工作必须使用到的“钉钉”、“企业微信”。每天能让用户想起来去启动一下的app屈指可数。

任务体系,就是给用户的一个理由和奖励,提醒他每天启动一下我们的app吧(期待脸),最好还能一天多启动几次,上来点点、刷刷、看看、最后买买买(舔狗脸)。

作为一名PM,今天想来聊聊,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一些思考与总结:任务体系与用户激励体系、用户成长体系的概念和关系,设计任务体系的要点技巧,任务体系的前后端配合,任务体系的分析方法和优化方案。

1. 区分概念和关系

用户任务体系、用户激励体系、用户成长体系、用户会员体系、用户积分体系……

这么多的“体系”,你会不会傻傻分不清楚呢?

Sue曾经也是傻傻分不清楚的,梳理了之后,算是有了自己的理解,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想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Sue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听说过两种说法:

用户成长体系,也叫用户激励体系。

用户激励体系的构建是在用户成长体系的基础上制定的。

Sue是更认同和接受第二种说法的,认为用户激励体系不只是用户成长体系的另一种叫法而已,更像是基于抓住了某一用户诉求或心理后,而有策略地激励和驱动用户完成一次从“奖励目标→努力→奖励→满意以及从满意反馈回努力”的良性循环。

成长体系强调的重点是“长线驱动和影响”。激励体系注重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良性循环”,通过良性循环的叠加,最终达到“长线驱动和影响”。

不管是用户成长体系还是用户激励体系,也都是将用户的行为数值化,数值累加求和后的结果,可作为用户对平台忠诚度、贡献度的价值评估。

而积分、虚拟货币、成长值和等级等等,都是数值化的包装形式。

产品上选择不同的包装形式,则需要提供对应的方案或功能,将用户贡献的价值主动或被动地转化为用户认可的价值。如果是成长值,那对应的可能是等级和特权;如果是积分,那对应的可能是积分商城;如果是虚拟货币,那对应的可能是消费抵扣。这也就是用户成长体系的出口。

而用户成长体系的入口,也就是积分/虚拟货币/成长值等等这些从哪可以获得,哪些行为属于可数值化、有价值的行为,行为对应的分值是多少,分值换算成价值是多少……

这些问题系统化地梳理后,最终包装呈现出来的就是用户任务体系了。

2. 任务体系的设计 2.1 是为了谁设计?

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任务体系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

群体具有什么特征?

群体的诉求是什么?

哪些诉求点是最高频和最关注的?

……

如果你说,“我设计的任务体系是针对全平台用户的,希望他们都能参与,而不是针对特定的某一小部分人群的……”

类似的话,Sue还真听到过。Sue之前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基于用户分析和研究,仅仅只是调研和体验了各大平台的任务功能和流程,就照葫芦画瓢地做了自己产品的任务体系。

结果:

用户普遍的参与度都不高,而参与的用户中薅羊毛属性强;

数值设计不合理,行为对应的积分发放过高,导致平台承担了较大的积分成本;

无对应的风险控制和作弊判断机制,用户发起提现后,无法及时审核处理;

对不予通过审核的用户没有一个统一、充分的说辞,造成用户不满。

所以基本上可以大胆地、果断地预测这种“大而全”任务体系的效果了。

其实,不管是产品功能设计,还是运营策略制定,对目标用户的分析和研究,都是非常关键和首要的一步。

就像裁缝做衣服一样,如果没有“量体裁衣”,那做出来的衣服再漂亮但不合身,那穿起来也不会好看的。

有了用户研究和分析,了解清楚用户的诉求,设计出来的任务体系才会有吸引力,在任务分发和引导的设计上也才能更有针对性。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了解一下:效价期待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人们采取某种行为的动力,与该行为所能达到的结果对自己的价值以及自身对达到该结果的预期有关。

本文由摸索网(http://www.lnmosuo.com)发布,不代表摸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